“所有”的词汇化过程及其成词年代辨析The Lexicalization of “Suoyou”and the Analysis of Its Time
何鑫;
摘要(Abstract):
“所有”在上古汉语时期属于“所+VP”这一类名词化结构,是结构可分析为“所+有”的名词性成分,指“领有的东西”,发展到现代汉语中已经成为一个表属性的形容词,指“一切的、全部的”。这一变化不是偶然的、一蹴而就的,而是经历了由句法结构到词汇这一漫长的词汇化过程,符合汉语言中词汇化的客观规律。文章在结合汉译佛经材料和同时代本土文献材料用例的基础上,对“所+有”这一结构的词汇化过程进行客观描写,探讨其词汇化及语义演变的动因和机制,论证说明其在句法和语义上彻底演变成现代汉语中形容词的时代,并结合汉译佛经和本土文献中用例情况的对比,对近代汉语的分期问题做进一步的材料补证。
关键词(KeyWords): 所有;词汇化;语义演变;现代汉语
基金项目(Foundation):
作者(Authors): 何鑫;
DOI: 10.16002/j.cnki.10090312.2022.02.003
参考文献(References):
- [1]劳雷尔·J.布林顿,伊丽莎白·克洛斯·特劳戈特.词汇化与语言演变[M].罗耀华,郑友阶,樊城呈,等译.北京:商务印书馆,2013.
- [2]蒋绍愚.汉语历史词汇学概要[M].北京:商务印书馆,2015.
- [3]董秀芳.词汇化: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[M].成都:四川民族出版社,2002.
- [4]董秀芳.汉语词汇化研究的意义、存在的疑问以及新的研究课题[J].历史语言研究,2017(11):266-277.
- [5]董秀芳.论句法结构的词汇化[J].语言研究,2002(3):56-65.
- [6]徐江胜.语义感染在词汇化中的作用:以“所事”、“所有”的词汇化为例[J].汉语史学报,2013(1):70-75.
- [7]朱庆之.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[M].台北:文津出版社,1990.
- [8]朱德熙.自指和转指:汉语名词化标记“的,者,所,之”的语法功能和语义功能[J].方言,1983(1):16-31.
- [9]布龙菲尔德.语言论[M].袁家骅,赵世开,甘世福,译.钱晋华,校.北京:商务印书馆,1980.
- [10]贝罗贝,李明.语义演变理论与语义演变和句法演变研究[M]//沈阳,冯胜利.当代语言学理论和汉语研究.北京:商务印书馆,2008.
- [11]陆丙甫.语句理解的同步组块过程及其数量描述[J].中国语文,1986(2):106-112.
- [12]袁毓林.“者”的语法功能及其历史演变[J].中国社会科学,1997(3):160-178.
- ①文章对汉语史的分期参考了朱庆之《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》[7]1一书中的观点。
- ②在汉语语法学中有“短语”和“结构”这两个术语,前者指全部由词汇性成分组成的句法单位;后者指语法性单位与词汇性单位的组合,如“的”字结构,“所”字结构[3]32。考虑其二者分别作为汉语双音词的两个来源,故这里对其强调区分。
- ③名词化造成的名词性成分与原来的谓词性成分所指不同,这种名词化可以称为转指[8]。
- ①人脑理解语句是一种信息加工过程,这一过程极大地依赖于短时记忆,为减少记忆负担,人在理解语句时都是一边听一边及时处理,把能够组合在一起的就尽量组合在一起,这种认知方式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“组块”[11]。